首页 / 殡葬百科 / 遗体下葬礼仪有哪些?
遗体下葬礼仪有哪些?
点击数:13954
开魂路
请道土或僧侣念经,为亡魂超度、开路,将逝者引导至阴间。
落葬
墓坑事先掘好,待棺木到达时,将棺上的覆盖物取掉,男性跪在棺的左边,女性跪在棺的右边,大声哭号,以示诀别。将棺材入坑掩埋。
祀后土
遗体安葬完毕,有时家属会要求在墓位旁边立一尊土地神像(通常以石碑为之),作为保护本土本墓位之神灵,称为“立后土”,并加以祭奠即“祀后土”。
点主
遗体下葬毕家属为求吉运,往往请道士、法师等用朱砂笔在灵位牌上的“王”字上点香著红点,成“主 字,继以墨笔在红点上点黑,此之为“点主”,提笔点主的人称为“点主官”。
返主
灵柩安葬完毕,送葬者从墓地将逝者灵位迎返家中供奉,俗称“返主”。返主时,灵位牌有反捧着而回之习俗。
做七
亦称“斋七”、“理七”、“烧七”等。遗体下葬毕,于第一个七天(“头七”)起即设立灵座,供木主(牌位),每日哭拜,早晚供祭,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,设斋祭奠,依次至“七七”四十九日除灵止。
扫墓
也叫培墓、上坟,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十天内。扫墓时要铲除坟上的杂草,把墓碑上的字洗涮描摹清晰,然后在墓前上供祭拜。
相关推荐
2024.06.25
2024.12.31
2024.06.24
2024.12.30
2024.06.20
2024.12.27